城邊一座破舊的汽車旅館為舞台
汽車旅館乾淨,整潔,安全隱蔽,是睡覺、吵架、和好、貪婪而違法私通的理想之地。

我們要感謝一個人:哈利•埃利奧特。

1923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路易斯•奧比斯波縣這位名叫哈利•埃利奧特的商人總是往返於圣迭戈與舊金山之間的國家公路又苦於沒地兒歇腳,於是他委託建築設計師阿瑟•海因曼(Arthur Heineman)設計一幢汽車旅客客棧。 1925年12月12日,客棧在奧比斯波竣工並掛牌營業,住宿費1.25美元/晚。阿瑟•海因曼展現了他的造詞才華,將“汽車”(motor)和“旅館”(hotel)創造出“台中汽車旅館”(motel)。如今它的周邊是一堆加油站、快餐連鎖店以及一些更摩登的汽車旅館。

1951年,一位名叫凱蒙•威爾遜(Kemmons Wilson)的建築商在通向田納西州孟菲斯城的主要通道夏日大道上建成了一座擁有120個單元房的台中motel,並起名Holiday Inns(假日旅館)。寬闊的停車場、游泳池、最低只需4美元的價格使得人們立刻愛上了它。由此也導致越來越多的汽車旅館連鎖店和聯合體應運而生。汽車旅館在上世紀50年代達到了黃金期,而那些住它們的年輕人,早早地丟下書本到街上,從街道裡獲得生存法則和智慧。它們總和西部片、公路電影、叛逆青春有關,並給了詩人、作家、導演們源源不盡的創作靈感,當中最大名鼎鼎的,便是描寫汽車旅館和吸毒幻覺的《》。

同名電影《汽車旅館》(The Motel)裡,13歲的歐內斯特•金(Ernest Chin)在高速公路邊的汽車旅館打零工,交了個新朋友韓國住客Sam Kim,Sam給予這個沒爹的孩子父親般的溫暖。直到今年,日本還上映改編自岡田幸雄漫畫MOTEL的《海岸汽車旅館》,以城邊一座破舊的汽車旅館為舞台,描寫了住在4個房間的11個男女在一夜之中的互相欺騙和爆笑故事。而在希區柯克的電影代表作《驚魂記》(Psycho)裡,珍妮特•李(Janet Leigh)便是在貝茨汽車旅館裡被砍得血肉模糊的。

風格各異的汽車旅館,有日式榻榻米風格,有中式傳統風格,也有異國風情風格……這些房間真正實現了免下車辦理入住手續、每間房都有獨立車庫和上下客房的電梯。而酒店三至七樓為152間豪華客房,與汽車旅館分開上下樓。

好萊塢藝術青年們大多有過混跡汽車旅館的歲月,相當於“北漂”們住北京地下室的歲月,只是地下室終年不見陽光,而質量上乘的汽車旅館一般都建於綠樹掩映的大片綠地邊上,空氣情調俱佳。據說1956年1月,伍迪•艾倫為了事業,拋下剛剛訂婚的妻子哈利娜飛往加利福尼亞,住在現在已經停止營業的好萊塢夏威夷汽車旅館,開始展開他的電影夢。此後,他總是安排自己的失意小人物住在汽車旅館裡。在電影《追愛自由行》裡,女旅行推銷員詹妮弗•安妮斯頓的工作便是向各種小公司和汽車旅館推銷廉價的藝術品,隨後在汽車旅館邂逅她的戀人並開始跨越整個美國的長途旅行。他更安排《門薩的娼妓》裡的高智商應招女郎弗洛西和同伴在汽車旅館房間里安裝竊聽器,用磁帶錄下和客戶討論《荒原》和《激進意志的樣式》的對話,再去對其進行敲詐。

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鍾愛一切移動的交通工具,因而也一再描寫遷移和旅行。 1983年,他花了數月時間穿梭於美國中西部,帶著他的Makina Plaubel老式相機,拍攝了空曠的汽車旅館、廢棄的免下車加油站、超市門面以及報廢卡車。他如此讚美汽車旅館:“庫博佩蒂是如此的炎熱,所有的人因此住在地下,在那些沙山的下面。我住在獨木舟汽車旅館裡,這兒的主要建材是波紋鐵板。我覺得,再沒有別的表面,如此地適合攝影。”

當中就包括大量廢棄的汽車旅館,作者認為這體現了一種廢墟美學,早在中世紀歐洲,就在貴族圈流行,當時的歐洲人認為“美麗的建築就算成為廢墟,也仍舊美麗”,甚至有的建築即是以廢墟為前提建造的。美國攝影師林登•韋德(Lyndon Wade)則按照一個汽車旅館107房間的12批房客情景拍攝了一組攝影作品《107房間》,被當作是一部美國汽車旅館文化縮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annvxiafan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