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說兩個最近聽到的同行的故事。一位自己在搗騰民宿:兩台中住宿年前兩口子就在莫干山租了棟房子打算做民宿,兩年間不斷看著別人家的民宿從1棟樓擴成了5棟樓,周圍開出的民宿從幾家變成幾十家,她開始擔心“別等我們開了錢就不好賺了”,於是前陣子老公索性辭職專心搞民宿。還有一位在幫別人搗騰民宿,搞了個公眾號專門做杭州及周邊民宿的推介、體驗,也就幾個月的工夫,想找他合作的民宿老板不少,而且據說已經有人願意給他投錢了。

時下的民宿熱由此可見一斑。甚至於,最近幾樁酒店業界的並購案也被視作民宿熱潮的佐證。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先是萬豪集團收購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集團,接著歐洲最大的酒店集團雅高又在上周宣布收購擁有多個豪華酒店品牌的FRHI Hotels & Resorts。對此,有媒體的解讀是——傳統豪華酒店加緊整合,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對抗Airbnb這樣的住宿服務行業新貴。

無論業界如何給Airbnb貼上“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的標簽,我更願意把Airbnb看成是“當日租遇上民宿”的產物,除去體量大小不同之外,它其實跟莫干台中旅館山、西湖景區那類“農家樂式”民宿長得很像:都結合甚至融入了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致台中住宿,擁有特色鮮明、辨識度高的室內外設計,強調小眾化、個性化的文化認同,台中飯店往往價格不菲還一房難求,只不過有些“小隱在山林”,有些“大隱於市朝”。

正如越來逢甲住宿越多消費者如今不愛老牌奢侈品牌、轉投小眾潮牌一樣,民宿的興起其www.outsideinn.com.tw實也是類似消費心理的折射,順便還借了國內休閑旅游大熱的“東風”。只不過,就像開頭那位同行擔心的一樣:當大家一擁而上搞民宿之後,有多少民宿最終真的能保本甚至賺到錢?面對高昂的前期投入和繁瑣的運營管理,又有多少民宿經營者能跳出最初的“興趣”“玩票”變成真正的專業人士?甚至有人認為,民宿也是必須規模化才能有收益的行業,那麼規模化與民宿賴以生存的個性化之間要如何平衡?

即便這些問題在未來都有人、有資本能夠解決,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有規範可循,仍然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普遍缺乏核心競爭力——個性化服務。台灣的民宿還能店家自己開船帶客人出海打魚,我們的絕大部分民宿除了給你一間精心設計的房間之外,又有什麼延伸服務?

很多情況下,“抱團”和群體效應是一種不錯的發展策略,但對於民宿而言我倒寧願有更多人能夠耐得住寂寞,能靜下心來試著往整個休閑旅游服務產業作縱向發展,而不僅僅只是橫向膨脹,免得硬生生把一個潛力無限的行業給“玩”壞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annvxiafan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