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忽冷忽熱糖尿病足最近高發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的血管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上周,杭州市三醫院連續接診了20多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大部分病人因為“控糖”不當,加上天氣忽冷忽熱導致血管出現病變,最後需要手術去除壞死病變肢體。

 

  余杭的陳先生患有10多年的糖尿病和尿毒癥,最近一年來逐漸出現雙腳疼痛,右腳腳趾發黑,有時不走路時腳反而劇烈疼痛等症狀,元旦假期,陳先生到杭州市三醫院血管外科就診,醫生建議做動脈造影,結果顯示左膕動脈廣泛狹窄,節段性閉塞,脛前、脛後、腓動脈均閉塞,踝部僅見遠端脛前動脈隱約顯影,同時餐後血糖經常在12毫摩每升以上。

俞娉主任表示,糖尿病足多發生于年齡較大、病程長而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醫院病房裡現在還住著一位75歲的杭州人老葛,他有多年的糖尿病,一直自己打胰島素控制,前陣子發現左腳第三個腳趾頭出現疼痛、發黑,由於急著外出旅遊,沒顧及太多,等回到杭州時,整個左腳的腳趾頭痛得厲害,幾乎無法正常走路,到市三醫院一檢查,發現左腳已經出現了感染與壞死。

  “糖尿病足患者若合併下肢動脈硬化,會引起肢體缺血,出現間歇性跛行,甚至導致組織缺血性壞死。如果再合併神經病變,下肢感覺就會減退或消失,局部抵抗力減弱,即使是微小的創傷,如不合腳的鞋擠壓、局部出現胼胝、雞眼處理不當、皮膚輕微外傷,都可能造成感染。”

俞娉說,由於病人的痛覺減弱或消失,不能及時發現病變,會使傷口迅速擴大,造成足部感染、足底潰瘍、足趾足跟壞疽,嚴重者最後導致截肢。糖尿病可以沒有症狀,但必定有後果,因此,寒冬季節,糖尿病病人更要注意“控糖”,這是對糖尿病足的首要預防。

陳先生的病情已經根本無法採用傳統的搭橋手術,血管外科請了內分泌學科主任俞娉進行會診。專家給出的治療方案是:首先控制好血糖,再接受最新的球囊介入治療。1月4日上午,陳先生接受了介入手術,這種小口徑長球囊技術可以對患者血管進行再通,是公認的糖尿病足治療方法,手術效果不錯,陳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annvxiafan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