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化肥施用量超農作物需求量 畸形農業亟待“減肥”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工業污染很嚴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國造成第一污染的產業是農業。”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說,這種狀況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化肥的過度使用,其中主要是氮肥。

  近幾年暴發的諸多水污染事件中已隱現氮肥的影子。比如2007與2008年,太湖兩度暴發的藍藻事件,一度被視為工業污染之禍,但多名農業專家經實驗認為,此類污染事件中,氮肥亦是元兇之一。磷、氮含量過高,湖水富營養化直接導致了太湖藍藻暴發。

  不僅是湖泊不堪氮肥之重,土壤亦亟須“減肥”。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調查顯示,減肥現在氮肥的施用量已遠遠超過糧食作物的需求量,全國已有17個省氮肥平均施用量超過國際公認的上限225公斤/公頃。而河南省農業廳的一項調查表明,該省每年施用的300多萬噸化肥中,只有1/3被農作物吸收,其它或進入大氣,或沉留在土壤中,殘留化肥已成為巨大的污染暗流。

  化肥工業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為生產原料,生產過程則需要消耗大量水和電,屬於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比如氮肥生產,每年要消耗約1億噸標準煤,如今還在以每年接近1000萬噸標準煤的速度增長,另外還消耗全國近1/3的天然氣。在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全國1008家重點能耗企業中,氮肥企業就占了165家,接近1/5。

  誠然,氮肥工業曾為糧食增產立下汗馬功勞,但面對氮肥施用量遠超農作物需求量且污染驚人的現實,環保、農業等部門應著手遏制畸形的化學農業模式。首先是減少氮肥行業的補貼,設定化肥生產和使用的減量目標。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國家對化肥的生產和運輸實行了諸多補貼,但這些優惠政策造就的利潤卻被各地化肥生產企業和地方政府所攫取。研究證明,將現有氮肥使用量減少30%到50%,仍可維持現有糧食產量水準。

  其次是優先發展生態農業。可以借鑒日本的辦法優先發展“環保生態型農業”,其主要措施是鼓勵農民不用或少用化肥,不用或少用農藥,施用有機物,使用土壤改良材料,妥善處理田間廢棄物等。對於被認定為符合以上主要標準的農戶,日本地方自治體還會提供可觀的農業改良基金貸款和大幅度免除農業機械的稅金,大大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中國五千年的傳統農業從來就是低碳、環保的,只是近幾十年農業才變得“化學化”,成為立體污染最大的領域。筆者認為,在土地有限的情況下,片面追求農業的高效益肯定會帶來高污染。當前新農村建設的當務之急是改變多施肥多增產的錯誤思維方式和耕種方式,以政策引導農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低碳農業道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annvxiafan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