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雄葬儀工,大學生搶著幹
   從解放前的土葬,到解放後的火葬,以至今天的花壇葬、音樂水葬;從解放前運送遺體用雙手擡、用三輪車拉,到現在一律用空調小車;從焚化遺體只能通過自制的磚煤窯,到今天全電腦控制的焚化爐;從解放前夕,人們看到殡葬工人大喊“火葬場的來了,快跑啊……”到現如今的大學生認爲殡葬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殡葬業在60年的發展中,正從民間自發行爲漸漸發展至有組織、有規範的爲民事業……

 

   “那是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的人幹的活”

  周麗萍介紹,現在他們小區就住著殡葬工人,平時見面都會打招呼,“而且大家都認爲殡葬工的待遇不錯。”“但是這個工作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都是那種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的人幹的。你說如果同樣的待遇,人們肯定都會選擇文書、會計等工作,不會選擇殡葬哎。”

  大學生爭當殡葬工,墓地也在打廣告

  “殡葬是醫生工作的延續”

  對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對殡葬職工的嘲笑,到現今21世紀,大學本科生都爭相進入殡葬系統,今年剛被錄取的南師大本科生張賀說出了大學生的心聲,“我一直認爲殡葬工作是醫生工作的延續,這是一項很偉大的工作,讓死者走好最後一程,同時更好地爲死者的家屬服務,讓他們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32位大學生進入殡葬系統

  在以往,殡葬行業被視爲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的人從事的工作,但是從去年和今年,高雄葬儀對外招聘大學生的報名情況來看,就能發現殡葬行業正吸引著越來越多高水平的人員。去年招聘職員時,30個崗位吸引了500多人報名;今年招聘5個人,又吸引了300多人報名。去年和今年,南京市殡葬管理處共錄取了32位大學畢業生。

  與外界互動做起廣告

  “雨花功德園,人生後花園。”這是電台裏的功德園的廣告詞,“這真的是一種大的改變,從我小時候起,就知道自己要和別人保持距離,以免惹人討厭,而殡葬行業與外界也是完全沒有互動。到2000年,我們墓地在電台投放廣告,冠名老年人門球賽、網球賽等等,殡葬正在和群衆産生互動。”現任雨花功德園總經理的張明躍感慨他從事的殡葬行業正從“自閉”,漸漸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中。

  “火葬場的來啦,快跑啊”

  張明躍的爺爺、父親都從事殡葬工作,出生在殡葬世家的張明躍的童年並不像其他小朋友那般愉快,“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同學知道我爸爸媽媽都是在火葬場工作之後,看到我就會大喊‘火葬場的來啦,快跑啊。’”對于此,張明躍將其理解爲是人們對死亡的恐懼,“現在比以前好多了,人們將死亡看成是自然規律,聽到我是殡葬職工之後,已經沒有以前那些爆炸性的哄笑或者竊竊私語。”那自己的下一代對自己身爲殡葬職工又是怎麽看的?張明躍介紹,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不管她將來從事什麽職業,畢竟是殡葬這碗飯養活了她的父親、母親,也是殡葬這個行業讓父親、母親有經濟能力將她撫養長大。而張明躍坦言,自己的女兒一直尊重自己的工作,這讓他感到非常欣慰。

  “看到殡葬工人吃韭菜炒雞蛋,我吐得不行”

  說起殡葬行業,家住和燕路今年62歲的周麗萍還真有話說。“記得我上初中時,我的學校四中就在清涼山火葬場附近,當時學校組織同學們去清涼山拔草。”周女士回想,當時她們小女孩手拉著手一起前往,“我旁邊的小朋友可能因爲非常害怕,把我的手都拉疼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火葬場還是允許市民進入的,膽子大的人會進去看怎麽焚燒屍體,“當時我們都嚇死了,都不敢朝那鍋爐看。”時近中午,殡葬工人便開始吃午飯,“看到殡葬工人吃韭菜炒雞蛋,我跑到一邊吐得不行,其他小朋友也有嘔吐的。”在周麗萍的概念中,殡葬工整天和死人打交道,怎麽能吃得下東西。

  從一捧黃土到花壇葬

  “解放前私埋亂葬,在郊外找塊地壘個土包,就當是墳墓。”74歲的鄒世華從事殡葬工作33年,他回憶解放前老百姓大多把棺材葬在中華門外。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骨灰紀念堂啓用。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南京開始建公墓,到了這個時候,墳墓的埋設才漸漸規範起來。“1991年,南京開始江葬,沒想到當年就有不少市民報名。”但當年的江葬是將高雄骨灰罐整體抛入江中,爲了更環保,之後殡葬管理處引導市民將骨灰抛入江中,減少骨灰盒對江水的汙染。從1991年開始,各種各樣的葬式層出不窮,包括壁葬、水葬,近幾年南京市雨花功德園開始向外推廣節地葬法———花壇葬,到現在已經接待了3000具遺體骨灰。

  從煙霧缭繞到網絡祭掃

  在殡葬的陳風陋習之中,燒紙便是其中一項。對于許多老南京來說,每到死者忌日時,都要燒冥紙紀念,因此每到清明節到處煙霧缭繞。“放鞭炮是後來才興起的,因爲鞭炮一般都是喜慶時候放的,後來人們放鞭炮意味著希望死者能走好。”張明躍介紹,近些年,由于民政部門大力提倡移風易俗,每到清明,墓園會主動提供鮮花換市民的紙錢,讓市民通過敬獻鮮花表達對故人的哀思。除了到墓地祭掃,2006年開始,南京還興起了視頻祭掃,那些遠在海外的家屬,或者因事不能前來的親人,還可以通過網絡觀看自己親人的墳墓,工作人員會爲家屬代獻花圈。

  從毛驢接送到空調小車

  從事了33年殡葬工作的鄒世華回憶說:“上世紀60年代,接運遺體的工具是三輪車,後來漸漸發展成帶鬥的摩托車,再後來便是面包車,但是那個車子常常抛錨。”而鄒老介紹,三輪車也算是好的了,因爲解放前接運工具是毛驢。到了上世紀80年代,鄒世華去廣東、沈陽等地采購面包車,“當時車子很難買,價錢也高。”直到上世紀90年代,接運遺體的工具才變成了空調小車。“1988年的夏天真的很難熬,38℃的高溫持續了10天,當時我是駕駛員,因爲面包車沒有空調,駕駛室的溫度簡直有60多℃,人都快暈過去了,別說接運遺體了。哪像現在每台接運小車裏都有空調了。”

 
“時間可真快喲,一晃都60年啦。”61歲的殡葬老職工朱合華如是感慨,“解放前南京有兩個殡儀館,一個是位于中山南路的中國殡儀館(大中殡儀館),一個是位于鼓樓百貨公司附近的大衆殡儀館。”他介紹,中國殡儀館由地下工作者陶鏡環獨資創辦,而鼓樓大衆殡儀館則由多人合資開辦。“除了這兩家殡儀館,當時還有很多窮人到日本鬼子開辦的專燒日本軍人的清涼山火葬場火化。”朱合華回想,全國解放之後,國家掀起對私人企業改造運動,一切歸公,不允許有私人企業,于是南京兩家殡儀館歸公,合並爲一家,于1956年6月成立南京市殡葬管理處,辦公地點選在中山南路中國殡儀館。後來搬至雨花西路,之後又搬至清涼山火葬場,最終于1980年成立了現在的石子崗殡儀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annvxiafan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